我矿智能化矿山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-尊龙凯时网址

您的位置: 尊龙凯时网址
科技创新
作者: 王建邱长鹏   发布日期: 2021年06月16日   来源: 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

在我矿井下6302运顺联,综掘机司机宋明康坐在集控室内,确认智能巡检机器人传回的画面正常后,轻轻移动操作杆,屏幕上远在150米开外的综掘机根据指令“指哪打哪”。

在14320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地面智能集控中心,操作员按下启动按钮,井下皮带机、破碎机、转载机、运输机、采煤机相继启动,滚滚乌金源源不断进入煤流系统……

在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方面已经形成策略的东滩矿,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是如何实现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的。

采煤作业人数减至7人

6306采煤工作面煤机红外发射器通讯中断,无法进行远程操控?

矿综采二区技术员谭浩反映问题后,现场厂家技术人员立即与井下维护人员沟通,问题迎刃而解。这是每天召开的智能化推进日例会上的一幕。

矿山智能化建设项目涉及调研、系统效果评估、编制方案、审批、采购、安装、调试和验收等重要环节,面对项目多、时间紧、任务重等诸多难题,如何稳中求快推进项目建设?

他们抽调采掘区队、职能科室9名技术人员成立智能化工作推进办公室,对今年全矿智能化重点项目、升级改造项目共8个专业、23项任务具体负责。挂图作战,目标倒逼进度,时间倒逼程序,把“任务图”变成“施工图”,将“进度表”变成“计时表”。同时,对重大难题召开联席会议,矿长亲自督办,集中解决。每周推出一期《智能化推进简报》,全面跟踪纪实智能化推进工作。

矿长曹怀轩告诉笔者,在建成6306智能工作面后,东滩矿乘势而上,建成14320智能综放工作面,装备zf12000型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,配备最先进的电液控制系统和压力、行程、红外线传感器、高清摄像仪,以5g无线网络和万兆工业环网为基础实现工作面数据的高速传输,人员可在地面智能集控中心或工作面集控中心实现对井下设备的“一键”启停控制和远程干预操控,并对设备工况进行实时监控。

如今,我矿采煤工作面逐步形成了“自动控制为主、远程干预为辅”的智能开采模式,采煤作业人数由原来的16人减至7人,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。

职工带着方案去处理问题

“十四采区变电所7号高开低闭锁合闸保护信号动作,杨国华,你去看一下?”

在矿运转工区集控中心,运转工区副区长黄衍法正在远程处理系统报警,“过去有了故障,值班人员赶到变电所,先要摸排原因进行分析判断,耽误不少时间。”

黄衍法指着屏幕上不断闪烁着的红灯对笔者说:“通过供电集控系统分析,能提前知道故障原因,职工能带着方案去处理问题。”话没说完,指示灯灭,前后不到五分钟。

此次远程处理问题仅仅是我矿建设智慧矿井的一个小小环节。

作为矿井安全生产运行的“神经脉络”,智能化监测贯穿矿井各个生产环节。东滩矿通过实施机电“六大系统”智能化升级和有机融合,集成各子系统,对重点区域、重点岗位进行360°全景视频监控,具有对系统运行数据实时在线检测、智能分析功能。

同时,搭建各子系统远程集控平台,实现各机电设备远程集控、联动启停、智能联控等功能,对重点设备智能巡检、重点岗位动态巡检、重要场所无人值守,减少岗位工112人。

培养新一代“青年智能工匠”

在传统矿井的智能化改造中,仅靠“高大上”的设备,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
我矿突破传统教育思维,以智能化、信息化为培养方向和标准,紧跟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前沿,大力培养专业型、技能型智能化技术人才。该矿创新实施“个十百千”人才培养工程,投入资金上百万元新建工作室5个,常态化开展技术攻关、导师带徒、岗位练兵等活动,为智能化建设储备一批队伍。

陈国华创新工作室围绕井下交通运输开展自主研发项目,从平段推车机、井下铺轨机、遥控风门连锁系统、轨道检测仪到自动化车辆信息录入、远程信息化绞车监控系统,上百个创新项目正悄然改变职工的劳作观念和工作方式。

综采二区组建智能化开采大学生班组,30名班组成员平均年龄34岁,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职工比例占90%,他们既熟练掌握煤矿生产工艺,又了解自动化、智能化知识,成为煤矿新一代“青年智能工匠”。

此外,自移机尾、单轨吊应用、井下智慧物流、智能洗选等一系列智能化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助力矿井发展,东滩矿智能化矿山建设蔚然成型。

近年来,我矿先后向公司输送副处级以上干部30余人,培养公司级及以上技能大师6人、首席技师3人,3人入选“兖煤工匠”,涌现出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全省煤矿综采司机技术状元”“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”获得者等百余名优秀技术技能人才,为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。(王建 邱长鹏)


网站地图